隨著時代而消逝的,不只歷史課綱;1990年代後期各種儀式開始崩壞,20年後形成目前的校園裡去中國化、去蔣化。

圍爐年菜 火鍋龍潭烤肉食材 龍潭 火鍋料宅配新屋 烤肉食材

舉例來說,40歲以上的人應該都還記得青年節(3月29日)、台灣光復節(10月25日)、蔣公誕辰紀念日(10月31日)、國父誕辰紀念日(11月12日)、行憲紀念日(12月25日)等,過去都是放假的。1998年起因應公務人員周休二日,陸續「降格」為紀念日,不再放假;反倒是1997年起2月28日被命名為和平紀念日,成為國定假日。此消彼長之間,看見意識形態的遞嬗。

此外,直到1988年最後一個國立編譯館部編本,國小、國中國文課本一定有孫中山、蔣中正的故事、生平事蹟或是演講詞,例如孫中山寫的「立志做大事,不要做大官」,蔣中正寫的〈家書〉、〈我們的校訓〉等。甚至連國歌歌詞、國旗歌歌詞都還是國中課本的內容。另外,早年台灣教科書中凡提到孫中山與蔣中正姓名,都需挪抬也就是空一格以示尊敬,如「國父 孫中山先生」、「先總統蔣公」,後來皆逐漸廢止。此外台灣各地中小學的教室中,前方會掛著國父遺像,後方則掛著蔣公遺像,此一規定後來也廢止。甚至連音樂課,過去也充滿了愛國意識。國立編譯館教科書資料中心收藏的歷年音樂教科書,見證了二次戰後學校的音樂課程變遷:1960和70年代的小學音樂課本,「共同歌曲」就有國歌、國旗歌、國慶歌、國父紀念歌、總統蔣公紀念歌及反共復國歌,一直到1988年的課本都是如此。直到1990年代解嚴之後,小學音樂課才停止教唱「蔣公紀念歌」等個人崇拜色彩濃厚的歌曲。(旺報)

彰化 燒烤推薦




C3C8BF295A663011
arrow
arrow

    柳建志券邵拴陶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